10月22日,信阳学院文学院第二教工党支部走进浉河区春华学校,开展“童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红色宣讲活动。此次活动作为该支部与浉河区五星街道秀水社区“支部联支部”共建行动的重要载体,通过红色文化浸润青少年心田,引导少年儿童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深耕红色沃土 播种精神力量
活动现场,支部书记黄亚妮以“何为真正的精神力量”为引,带领师生重溯鲁迅先生“尊个性而张精神”的“立人”思想精髓。她结合新文化运动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呐喊,联系新时代少年成长案例,生动阐释了“精神力量”的深刻内涵——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扎根于独立人格的清醒认知、熔铸于责任担当的实践品格。
“鲁迅先生说‘首在立人’,立的是有血性、有骨气、有担当的人。”黄亚妮通过“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等鲜活故事,将抽象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少年可感可知的成长坐标。她强调:“真正的精神力量,是面对困难时‘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是选择担当时‘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勇气,更是成长路上‘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

支部联建赋能 共绘育人同心圆
本次活动是信阳学院文学院第二教工党支部与秀水社区“支部联支部”共建行动的深化实践。通过“高校-社区-学校”三方联动,形成“红色宣讲进校园、红色基因润童心”的协同育人机制。秀水社区负责人表示,此类活动不仅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了精神滋养,更打通了高校资源下沉基层的壁垒,让红色文化在基层沃土中焕发新生机。
童心向党启智 薪火相传铸魂
宣讲尾声,春华学校的学生们以红领巾宣誓、红色故事绘等形式回应宣讲内容。三年级学生李明说:“黄老师讲的‘立人’思想让我明白,做新时代好少年不是等长大以后,而是从现在起,像鲁迅爷爷说的那样‘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学校教师代表则表示,活动将红色教育与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深度融合,为思政课创新提供了鲜活样本。
信阳学院文学院第二教工党支部始终秉持“党建引领育人”理念,通过“支部联支部”平台持续推动红色资源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未来,支部计划将“童心向党”系列活动延伸至更多基层学校,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红色教育链,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精神力量生生不息。
此次红色宣讲,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启蒙,更是一场精神的接力。当“尊个性而张精神”的百年哲思与新时代少年的成长梦想交汇,红色基因正化作润物无声的春雨,滋养着“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在中原大地上绽放出璀璨的育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