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4月8日上午十点至下午六点,我院在教一楼307教室举办2025年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大赛邀请了贾学清、赵洪奎、黄丽峰、李峰亮、秦燕燕、张佳等六位资深教授和副教授组成评委团。陈丽等十二位青年教师参与决赛。本次比赛由胡佳颖老师主持。

每位参赛教师有15至18分钟的时间进行教学展示,随后进行2-3分钟的提问交流环节,评委与参赛教师就教学理念、方法应用等展开深入探讨。


比赛伊始,朱丹彤老师沉浸式教学于“美”的规律。“美”给大家带来的不仅仅是本质、形态以及范畴,更是帮助学生提高对美学的认识与审美素养。循着马克思先生的美学思想,从认识美进一步到传递美。朱老师强调大家要探求审美的本质,即自由的劳动,追求从自由的劳动之中去获得自由的人生;张之瑶老师以“什么是个人主义”引出《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人生,祥子身为“社会病胎里的产儿”,在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从一个要强有理想的农村青年变成了一个自甘堕落的毁灭的人。在评委老师的提问下,张之瑶老师从多方面分析了祥子作为“人”毁灭的原因,揭露了旧社会对人的摧残,同时批判了个人主义。


讲授《文学概论(二)》的万玲玲老师针对学生“学不会”“不会学”的问题以及00后学生的特点,从理论出发,注重文本解读分析,采用情景提问法、尝试法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以路遥《平凡的世界》和卡夫卡《变形记》为例进行解读,引导读者与作品互动;郭伶俐老师通过寥寥数语生动描绘出既自卑麻木又自尊心强的阿Q形象,在课堂上运用讲授法、文本分析法等引导学生思考阿Q这一人物,进而从阿Q的国民劣根性延伸至对当代青年发展的思考,启发青年应当培养自我意识,成为能够担当大任的人。


王斌老师以《现代汉语(二)》进行说课。他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创新教学理念,强调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词类及其划分依据》的试讲环节,以可视化图片作为课程导入,随后抛出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并且巧妙结合《现代汉语(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对词类划分的理解;李阳老师积极探索《电视画面编辑》课程的革新之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创新教学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李阳老师选用红色经典视频案例,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内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价值观,厚植爱国情怀。


在《语言概论》教学实践中,陈丽老师以“价值引领、数智驱动、多维融合”为创新理念,深入剖析课程现存痛点。针对问题,她提出系统性改进方案,推动教学理念迭代升级。依托创新理念,陈丽老师取得丰硕成果。在教学展示环节,她以介词教学为典型案例,通过情景化设计与互动式课堂,为语言类课程创新提供了借鉴方式;张云老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创新实践中,先介绍课程基本信息,精心设定了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她巧妙地以诗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圈点文中字词展开想象。在解读陶渊明时,分析出他独特的人生态度与行为意义。最后,张云老师围绕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布置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陈苗苗老师选取《现代汉语(一)》中《词义及其性质和构成》作为本次比赛的主讲内容,陈老师借助典型词语将书本上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在评委老师面前,流利清晰的讲解,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获得了在座老师们的称赞;徐一丹主讲《中国古典文献学》,结合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以《四库图书》为例配合图文并茂的课件,让在座老师对《四库全书》这一古典文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面对评委老师的提问,徐一丹老师提到并展示了日常教学中与同学们一起制作的文献书籍作品,以此来提高同学们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


崔玉婷老师带来了《电视广告创意与编导》说课展示。崔老师利用创新手段进行案例展示,将丰富多样的广告案例整合起来,只需一个二维码,学生即可在课后进行案例的学习。此外还利用在线文档的方式增进互动,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形式得以创新;王飒老师选取了《古代汉语(二)》中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在教学过程中,王飒老师以讲授法这一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借助视频、二维码、动漫形象来更好的帮助同学们记忆知识点,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展现出了青年教师应有的教学水平。


经过激烈角逐,评委团从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最终评选出陈苗苗、郭伶俐、崔玉婷、陈丽、张云五位参赛老师代表学院参加校级教学创新大赛,继续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文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教学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文学院教学实力的有力彰显。





对于这次十二位参赛教师的课堂展示,贾学清教授从课件制作、说课内容与时间的把握以及授课中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老师们作出指导。贾教授重点对授课过程中老师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详细的建议。他指出,作为参赛教师,应注意授课内容上的完整性与课堂氛围的营造,将充满激情的积极一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他强调老师们要有美观的板书设计,语言简明扼要,铿锵有力。贾教授的精彩点评获得了在座老师的肯定和热烈掌声。

张凌江院长做最后的总结,发言中重点指出了该活动要围绕“创新”二字,教师授课时要体现出课程的创新点,不能一味按照常规的方式来授课。在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方法的创新中,要侧重于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让创新点贯穿并展示在课堂中,表现力更加突出,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内容。同时,张院长强调,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激情、良好的教态,语言干净利落、板书精益求精,设计一到两个高潮点让课堂氛围更浓厚,充分展现文学课堂的精彩,最后张凌江院长对各位老师予以厚望,希望参赛选手全力以赴为文学院争光,展现出文院老师应有的风貌,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生涯添彩!

我院秉持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学院以磨课为契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挖掘优质教学资源,为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比赛的顺利开展,使青年教师们得以充分展示才华、交流互鉴,为其成长进步铺就坚实的道路。同时也为文学院教学质量实现持续性、跨越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初审:李锴戈 李梦遥 复审:陈俊 终审:李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