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进一步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4月22日下午,我院于教一楼311和416教师举办第十一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文学院辅导员訾同超、豁艳、孙嘉璐、赵晓伟担任高教组比赛评委;翟坤、黎东升、陈彦君、李斌担任青旅组评委。该比赛面向文学院全体学生开展。


参赛队伍需根据路演顺序登台,每组限时5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路演。高教赛道李鹤华团队带来了项目“非遗泥咕咕一不泥不语 声入人心”。该团队依托政府政策扶持,顺应传统文化复兴浪潮,为优秀非遗“泥咕咕”量身打造了一套“成长方案”。

“文脉智联——一款基于AI技术的中华古籍数字化与互动学习软件”项目是高教组刘清宁团队的成果。面对古籍传承的种种困境,刘清宁团队大胆借助AI技术赋能文化破圈。该项目不仅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在文化传承、产业带动与教育公平方面,也具有极强的社会价值。

青旅组的杨梦谣、张开典团队带来了“‘智享社区’ 用科技赋能社区治理”项目。该团队坚持建立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突破传统治理困境、构建生态服务体系、实现精准治理的目标,打造了“智慧社区——‘码’上办”网站。

李妍团队的“《拾遗记》——以非遗为载体的跨学科素养教育实践”项目响应了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号召,以乡村中小学生为核心服务对象,以非遗项目为教学媒介,以师范生为执行主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推动非遗传承。

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中韵文化——做培训界和文艺界的灯塔”获得一等奖;“非遗泥咕咕一不泥不语 声入人心”和 “文脉智联——一款基于AI技术的中华古籍数字化与互动学习软件”项目获得二等奖;“《拾遗记》——以非遗为载体的跨学科素养教育实践”“城市探秘计划-沉浸式体验文旅剧本杀”与“‘智’享社区 用科技赋能社区治理”项目获三等奖。

此次比赛的成功举办,有助于鼓励我院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子们的创新意识。同时在校内营造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们将社会实际需要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激发创新活力,助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初审:孙小棠 复审:陈俊 终审:李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