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友工作

【出彩信院人】温惠珊 :梦想为翼,自成芳华—谨以此文纪念我的泰兰德岁月

时间:2025-05-03 来源:文学院融媒体中心 作者:温惠珊 供图:文学院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俊 浏览:

当飞机缓缓降落在泰国的素万那普机场,我脑中直直地涌现出一个念头:我真的来到了泰国吗?当下了飞机,脸上感受迎面扑来的热浪,耳中响起陌生的语言,看着不同肤色的面孔,最后看到语合中心的接机牌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将以一名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的身份,开启即将在泰国教中文这十个月的全新旅程。

季羡林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独孤的旅客。与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的活一辈子,倒不如品尝一点不平常的滋味,似苦而实甜。”因此在本科毕业后,我毅然决然选择出国教中文,成为一名赴泰汉语志愿者教师,大力书写独属于我自己的光荣岁月。

在春武里府的一所中小学里,我第一次站在了异国他乡的讲台上。望着台下那许多双充满好奇与期待的目光,我开启了我的第一堂中文课,这也是我作为国际中文教育者的第一天,也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转折点之一。当我用略显生涩的泰语和响亮的中文向我的泰国学生们问好,当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当学生用中文对我说:你好,老师!这一刻,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这一刻,我深深感受到,这个身份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使命,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交融,是一份热情与爱意的表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在这片土地上,在这所学校里,大力挥洒我的青春与热情,和我的学生共同开启一段奇妙有趣的中文学习之旅。

文化碰撞中的教学探索

其实在大学里,虽然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但是能教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实习机会是少之又少。我唯一一段的对外汉语教学经历是教一名德国的成年人学习HSK五级,这段经历让我深深明白:教中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在到达泰国之前,我翻阅了相关书籍,浏览了相关资料,对泰国的教育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初到泰国,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却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由于泰国崇尚快乐教育,并不压抑学生的天性,因此泰国学生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活泼好动,课堂管理无疑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困难的挑战。泰国学校的课堂上常常充满着欢声笑语,学生也来回四处走动,这显然与国内严谨的教学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刚开始,我曾尝试使用国内传统的课堂管理方法试图来维持课堂秩序,但由于我对泰语的不熟练加上对学生的情况尚未全面了解,因此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一次我在教拼音时,学生们就会很夸张的模仿我的发音,我试图纠正他们的发音,却引来了全班的哄堂大笑。这一刻,我意识到我不能照搬照抄,我要结合实际情况,寻找到合适的课堂管理教学方法。

我开始观察泰国学生在不同课堂上的表现,研究他们的学习特点,发现他们更喜欢也更倾向于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于是,我尝试将国内一些传统的课堂游戏融入到我的中文教学当中,比如:击鼓传花、萝卜蹲、五子棋、情景对话等游戏作为互动环节。我发现学生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五子棋,对每一个课型都非常适应。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才可以走棋。而击鼓传花这个游戏能在最短时间内活跃起课堂气氛。渐渐地,我与学生通过做游戏学习中文的同时,不仅让学生对于学习中文的兴趣慢慢增加,更加深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每到上中文课,学生都要拉着我的手说:“老师,Playgames!”

其实每上一堂中文课,我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看似普通的语言教学,背后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兼顾文化课的教学时,我经常会自掏腰包购买一些文化材料:宣纸、色卡、团扇、脸谱等等,只为让我的学生们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他们的童年增添一段难忘的回忆。而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文化的知识,我也会播放一些短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耐心向他们解释。而我的学生也为我介绍一些泰国的特色文化。这种文化的交融交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中文的理解,也让我对泰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

图1:利用自制教具教学生用中文认识身体部位

跨越语言的师生情谊

在泰国教学的这一段时间,我发现不仅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非常喜欢用视频或者照片来记录美好重要的瞬间。我的手机里也同样记录着许多我与同事参加活动时、我与学生课堂交流时的难忘回忆。在泰国任教的日子里,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我与学生建立的真挚情谊。真诚,是一份十足珍贵的礼物。真诚,永远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在泰任教的时光里,泰国学生的善良与热情让我沉溺其中:是我过生日时,学生专门在黑板上画了中国的五星红旗;是我一大早在办公室,就收到了学生亲手制作的拉布布贺卡、是情人节时,学生疯狂地往你身上贴贴画来表达对你的喜爱;是每一次遇见,都会主动用中文向你问好;是知道你思念中国的美食,会主动送给你魔芋爽和台湾风味的米饼等小零食。而我同样用自己的真诚回馈我所爱的学生:会集运他们喜欢的拉布布和娃三岁贴纸当作他们回答正确的奖励;会主动分享给泰国学生们喜欢吃的卫龙辣条;会带他们一起看电影并哈哈大笑等等。

这些点点滴滴的相处,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交流。那一刻不仅仅是师生之情,更是跨越国籍的心灵交流,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决心。

图2:在最后一节中文课上和学生合影留念

全面成长的深刻感悟

在泰国的教学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师生情谊,更让我在专业能力上得到了显著提升。我还积极参加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俱乐部举办的各项活动,努力运营我的海外社交软件ins、脸书等,用视频和图文的形式向大家分享我的志愿者生活经历。而我的活跃表现也被中国日报授予了“优质创作者”的荣誉称号,更在语合中心“时光邮局”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图3:参加中文交流活动获得的荣誉证书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段经历让我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认识到语言的教学不仅是教授给学生词汇和语法,更要在这个过程当中传播文化,搭建起文化交融、促进理解的桥梁。在泰任教的日子里,我注重将中国文化与泰国文化相互结合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理解文化差异,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而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对我的心性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进行了全面的塑造。在异国他乡,我学会了理解与包容,收获了真诚与信任,懂得了文化多样的弥足珍贵。这些收获将转换成我不断前行的动力,鼓励我不断前行,实现奋斗在国际中文教育一线的赤忱梦想。

岁月匆匆而过,而上天就像把这些年的礼物都攒到了一起,之前未能完全拥有的东西,在泰任教的这一年,统统还给了自己。

时光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永远向前流动着,从未回头。我们也从未抓住它。它却逐年带走了我们的青涩与稚嫩,逐渐将我们变成日渐成熟的人。

“挟取笔端风雨,快写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笼。”提笔至此,已是终章,距离回国的日子只有个位数,心情百感交集。我知道我自己不会后悔自己做的任何一个决定,不会后悔读汉语国际这个专业,不会后悔来到泰国任教,不会后悔坚持心中热爱。在向未来张望的日子里,抬头挺胸地向前走吧,时光会为你唱着祝福的颂歌。

这就是独属于我的光荣岁月。

图4:和在书展上认识的泰国华裔妹妹一起打卡咖啡厅

温惠珊简介:信阳学院文学院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本科1班学生。在校期间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河南省诗词大赛和汉字大赛三等奖及信阳学院优秀毕业生、信阳学院三好学生等荣誉。曾担任文学院风华文学社副社长一职。大学毕业后考取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简称“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赴任泰国开展中文教学。在任教期间考取了CTCSOL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目前是一名国际中文教师。

初审:温惠珊 复审:陈俊 终审:李赟

  初审:温惠珊   复审:陈俊   终审:李赟